曹德旺参加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:做慈善不止是捐钱
2020-11-21 7682

1120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,包括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在内的四位民营企业家围绕“万企帮万村——精准扶贫的民企行动”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。

1983年第一次给家乡母校捐赠2000元课桌椅开始,曹德旺一路行善,到如今已累计捐赠160亿元,覆盖西藏、青海、甘肃、贵州、湖北、福建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,涉及扶贫救灾、教育医疗、生态文化等多个领域。

在见面会上,曹德旺与记者们分享了自己在帮扶贫困村中的两个小故事。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,企业家和政府相互配合,农民脱贫致富的心态非常重要。他说:“做慈善不止捐钱,笑脸相迎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都是慈善。”

 

中央电视台记者请问各位作为民营企业家参与“万企帮万村”这个活动,你们当初的初衷是什么?

曹德旺我从1983年创业到现在,有37年了,从1983年开始做慈善,到今天为止,总共捐了160多亿元,花掉60亿元了,我捐的股票还没有变现的100亿元在那里。我为什么捐这么多钱?很多人问我图什么我告诉他,如果没有改革开放,就没有我福耀这个发展的平台,也就没有我的今天。出于对中国政府的感激和感恩,我把我口袋里的钱跟社会来共享,这是第一点

第二,从中国的文化里面,我们受的教育,叫义利兼济,你赚了钱,同时要承担社会责任。国家现在贫富两极拉开的时候,我们作为企业家,应该坦诚地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,你不要贪得无厌,如果贪得无厌的话,社会不和谐的话,你生意也难做,这是我捐赠的真正目的。

 

红星新闻记者曹董事长您好,我们知道您通过产业扶贫、连村帮扶的方式帮助了很多贫困地区脱贫,哪个项目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,最有创新性?

曹德旺谢谢您。那是2003年,我到平潭去调研,接待我的办公室主任跟我讲,有一个村子跟我老家是交界的,隔海相望,他说他们整个村子住在部队撤退的民房里,吃水要到五公里以外挑回来。原来村里有七八十户,现在只有二三十户了,没有办法住。我问为什么不搬下来呢?他说我们打了报告,但还没得到答复。

在和县长碰面时,我提出动员生态移民。他说生态移民会碰到一个问题,我们叫他搬,一两户“钉子户”不搬我给他出个点子,你土地划一块出来他说钱谁出?我说我给你出。他说那好,你曹德旺肯出钱,我划一块地给你。他回去村里开会的时候告诉大家这个消息,村民非常激动,整村都同意迁下来。最后,县里拿了20亩地,我拿几百万,这个村搬下来了。

关键是村民给我留下的印象,他们脱贫的意愿非常强烈,整个村原来搬出去的,迁到外地去的,也迁回来了。我还跟他们建议,把原来住的地方的石头拿来做建筑材料。这个村现在在平潭叫福耀村,非常出名,你们有空可以去看。第二个,村民非常积极,全村现在有敬老院,有老人会,真正实现了小康。如果没有那么积极,我那几百万也做不起来,是整个村联合起来建才成功。

我成立了一个基金会,叫河仁慈善基金会,在“万企帮万村”方面,他们按照我们国家的政策做的时候,在西藏、青海、甘肃、云南、贵州做了几十个村我去年去了贵州,我说贵州这么好的地方不应该穷,后来他们贵州方面的省领导又请我去那边做工业投资,我说不要在这里做工业,贵州气候好、山好、水好,贵州农民能吃苦,为什么会穷,没有理由。

后来我发现,原来他们是交通不方便,现在交通起来了,我跟他提建议,当地的资源,农副产品做材料、做加工业拿去卖,卖给北京、上海那些有钱的地方,你就可以解决问题。安顺市市委书记、市长听进去了,去年8月份以后就开始启动,我们后来帮他找福建商帮的人去帮忙。有一个企业家兼了当地好几个村的事业村长,到今年8月份,我再去的时候,他说我今年跟农民买东西花了两个亿,他用自己的工艺做酸汤粉、做辣椒酱。

我今年又去的时候,跟地方政府交流,告诉他们从农业基础产业入手,帮助农民利用当地的材料产业化脱贫,我相信很快会实现这个目标,因为已经动员起来了。我跟那个老板讲,你不要欺负农民,价格可以适当的提高,他原来辣椒一斤一块二,今年卖到四块钱了,把价格拉上来,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。今年的效果很好,他们安顺市委也非常积极做这件事情,定出了一个计划,三年之内这个工业园区产值一百亿,我说可能一百亿难度有点大,但是你们努力看看,我们不是要求你一定要做多少,但是要把这一区的农民用这个方式来脱贫,探索一条路出来

这就是我做“万企帮万村”,我亲自抓的两个地方。我认为,企业家和政府相互配合,还有农民脱贫致富的心态都非常重要,这两个地方都碰到这个问题。

 

南华早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上周在江苏考察的时候指出,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,并且号召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,增加家国情怀,担当社会责任,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。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如何看待这些号召?

曹德旺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张謇先生,今天在这里在座的,是民营企业的代表,应该相信,中国有今天的局面,不计其数的民营企业投入了“万企帮万村”这个队伍中来,“万村”,是多少?不是特指一万两万。像张謇先生那样的,他虽然已过去了,成为历史,但是他体现着中国商道的文化,就是义利兼济。这也要求我们企业家应该要在赚钱的同时,兼顾到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的问题。这是每个人必须做的事情。因此我们会积极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,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。

 

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我的问题提问给曹德旺先生。回顾几十年的创业之路和慈善之路,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?您对年轻的企业家做慈善有着怎样的建议?

曹德旺我感受很幸福。我认为做一个人,真正的幸福就走到哪里都受到人家的尊重,这是最大的幸福,我很自豪地说,我在国内和国外都受到各界对我的尊重,所以做慈善我感觉到是太美的事情

我也想告诉年轻的企业家,任何事情都应该量力而为,不能勉强,做慈善不是捐钱,捐钱只是很小的一项你可以看到,有需要帮助的人,地位比你低的人求你的时候,你能够做到笑脸相迎,倾听他的诉求,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,帮人家一把,这也是慈善,而且是非常大面积的慈善。

我经常跟那些当公务员的人讲,你能够让农民跑一趟解决问题,或者不跑就能解决问题,这个比我的善还大,你不要说这个不行,明天再来,后天再来,跑一趟要花多少钱。因此我跟年轻的企业家共享的是,我们不要勉强,企业先把企业做好,做好你当下的企业,管好你门前的事情,是最大的善。第二,多施以社会微笑,能够举手之劳解决的,尽量帮人家解决。这些东西能够形成,真正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望,人间充满了真善美,就是这个意境。